
添加时间:2025-11-08
立辊及其作用详解
一、立辊的定义与核心功能
立辊是轧机等重型机械设备中的关键支撑部件,主要由轴承座与轴构成,具备承受大径向及轴向负荷的能力。

其核心功能包括:
支撑与定位:确保轴类机构稳定运行,维持设备几何精度;
侧边修正与宽度控制:在万能轧机中通过侧压功能精准控制板材宽度,减少边部切损,提升钢材收得率;
限制跑偏:在输送带系统中防止带材横向偏移,保障连续稳定运行。
二、技术参数与行业标准
关键性能指标
轧制力:立辊轧机最大轧制力可达5000kN,适用于高负荷轧制场景;
压下量:根据板坯厚度动态调整,典型粗轧阶段压下量设计需匹配主轧机参数;
速度范围:高速轧机(如棒材轧机)轴承建议采用TDI/TDIT类型,适配速度超过600m/min。
行业规范
《宽厚板粗轧立辊轧机》(行业标准制定中)明确了立辊在粗轧阶段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要求,推动设备规范化;
冷却系统设计需结合辊径变化灵活调整,例如槽型轨立辊采用可调节冷却水管以优化散热效率。
三、类型与应用场景
球形/圆柱滚子轴承
高承载能力,适配复杂工况
高温环境(如加热至1150-1250℃的热轧流程)
复合镶套辊
辊芯可循环利用,降低损耗
中厚板轧制(如1580mm热轧机)
锥孔TDIT轴承
高速工况下稳定运行
棒材轧机及精轧前立辊
四、技术要求与优化方向
材料与工艺
采用高耐磨、抗热裂材料制造,复合辊套设计使40%以下重量可更换,显著延长使用寿命;
冷却系统需针对不同辊型定制,如立辊箱内水管固定方式优化可提升冷却效率。
润滑与维护
高速电机轴承推荐使用美孚SHC™ 846 UT或DTE™ 746/846润滑剂,减少磨损;
定期监测轧制程序,优化立辊侧压与水平轧制的配合策略以提升板材头尾形状精度。
五、行业发展趋势
当前行业正推动立辊技术向轻量化(如循环利用辊芯)与智能化(如轧制参数动态优化)方向发展,同时依托《钢铁行业规范化技术指南》强化节能减排标准。
通过整合技术参数、标准规范及实际案例,本说明旨在为立辊选型、维护及工艺改进提供系统性参考。如需具体设备型号或标准文件,可进一步查阅相关行业数据库。
微信二维码

扫一扫,可以微信聊天
